豐田倒三輪電車上市 ,續航50公裏,能遮風避雨售價約五萬台幣,再也不怕堵車
2023/07/15

如今電動汽車不斷發展,小轎車和SUV市場的競爭越來越大,許多汽車品牌開始爭奪微型汽車的市場,畢竟以前微型燃油汽車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如今許多汽車開始開發電動微型汽車市場,2014年,豐田推出了一款三輪代步概念車,在當時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在2016年的時候,豐田對這款車進行了量產,並命名這款車為i road,這款車小巧玲瓏,是一款十分不錯的代步車。

每次分享三輪摩托車的時候總有朋友說如果是倒三輪的就好了。專門搜索了一下,想不到真找到了一個倒三輪的摩托車iroad,還是豐田出品的,外觀看上去是非常的漂亮,而且據說只要5萬多台幣就能到手?

這輛倒三輪的摩托車看上去是不是很漂亮?豐田作為一個汽車製造商,作出的這輛三輪摩托車也是有汽車的派頭。

外觀靚麗的車漆就讓它看上去增色不少。而倒三輪的設計還採用了前輪獨立懸掛,能左右不同高度,自動調節,方便在轉彎時控制好車身平衡,避免普通三輪車轉彎時容易側翻的問題。

國內的三輪車一般採用的都是正三輪設計,千篇一律,而這輛倒三輪設計的三輪摩托車顯得更加時尚,更加充滿活力,全封閉的設計也讓出行不受風雨干擾,這種三輪車不僅僅適合老年人使用,就算年輕人使用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試想一下,你開著這樣酷炫的一輛倒三輪摩托車出去,是不是回頭率爆表?這款三輪摩托車個人感覺更加適合年輕人使用。

雖然設計上考慮了急拐彎的情形,讓前輪更智慧適應各種地面情形,但是實際上這輛車設計時速最高只有40多公里,所乙太極端的情形也不會存在,前輪的獨立懸掛和智慧調控的適應變化完全能解決轉彎側翻的風險問題。

唯一遺憾的是這輛小車只有一個座位,不過5萬多的售價拿到這輛酷炫的倒三輪摩托車還是有足夠吸引力的。續航目前得知的是只有50公里,只適合短程代步,對于國內大部分人要求的動不動就200/300公里的需求來說,肯定是顯的太短了。不過作為上班族,穿城也最多10公里,50公里續航也完全能解決代步問題了,所以如果真能買得到,肯定還是會非常受歡迎的。不過目前國內好像買不到這輛三輪車,稍微有點遺憾。

這輛i road的內飾採用的雙幅式設計的方向盤造型簡潔又大方,另外車內的電子儀錶盤、車身自平衡、藍牙等功能都很全面,而這輛車在日本的售價折合近5萬元左右,只不過進入國內的話,價格肯定要貴很多,但是這輛車平時開著去買車或者接送孩子的話還是十分好的,畢竟這輛車的體積小,到哪都可以停車,省去了停車煩惱,而且下雨天也不用再披著雨披了,你覺得這輛車進入國內,會成為爆款嗎?

10對有9對離!吳謹言剛結婚1年就「不被看好」網友預言:看2人「結婚登記照」就有問題
2025/09/18
32歲「最帥主持人」8樓墜樓身亡!臨終前與母淚崩通話1小時:「同性戀人」誘他走上不歸路
2025/09/18
37歲于朦朧枉死!為什麼「沒人敢動楊冪」一根頭髮,看了「她父親的身分」你就明白了
2025/09/18
她拿命拼下「三億身家」,只為一句:「嘉行藝人,不參加酒局」,網友:這才是頂流!
2025/09/18
看破不說破,全紅嬋大學報到「僅4天」遭全網熱議 ,令人大跌眼鏡!
2025/09/18
今天是于朦朧頭七!她發文盼望回歸平靜生活,網友淚挺:「我們都在」​
2025/09/18
宋伊人風波后「首發聲」!早年上調解節目被扒,「一夜會三男」父母也遭打假!
2025/09/18
于朦朧墜樓案調查情況已通報家屬,警方為何不向社會公開?律師解讀
2025/09/18
于朦朧墜樓…母親發聲了 駁陰謀論!親曝「兒子死因」網轟:太假了!到底在怕什麼!
2025/09/18
陳曉東貼文消失!替于朦朧發聲「求真相」被噤聲,網急喊「注意安全」
2025/09/18
于朦朧墜亡風波延燒,恩師孫德榮爆「高層壓下真相」,揭潛規則引殺機內幕
2025/09/18
宋伊人外網「被開盒」,被曝身高150cm長相普通,「留學黑歷史」全曝光:原來一切有跡可循!
2025/09/18
毅然決然到中國發展!昔日大咖男星「開演唱會撈金」被控「面相大變、舞跳不動」:怎有勇氣上台?
2025/09/18
當年看走眼!陳曉母親:我這輩子最后悔的決定,就是8年前勸兒子娶了陳妍希
2025/09/17
難怪楊冪當年「簽不下于朦朧」!原來根本不是他自己不想動,問題出在他背后
2025/09/17
記者實地探訪于朦朧墜亡小區:紗窗不易打開,狗狗聞到血腥味發現尸體!
2025/09/17
于朦朧母親發聲:承認兒子酒后意外墜樓,對一細節沉默,一句話信息量大
2025/09/17
同一個人「相隔11年」!劉詩詩「古裝劇照」那年今日對比,網嘆:找不到從前的感覺了
2025/09/17
全紅嬋「入學僅3天」,因身材變樣、沒文化被質疑,網友:撞臉伍佰
2025/09/17
于朦朧媽媽發聲「愛子因飲酒意外墜樓」,律師:同飲者或需擔責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