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家裡4種電器,用完萬萬拔插頭,不要拿生命開玩笑還省不少電費!
2023/05/01

以前科技沒那麼發達的時候,大多數家庭當中只有電燈用到電,隨著科技發展得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里面的電器,也開始逐步增多。

需要用電的電器多了,家里的電費也會蹭蹭往上漲的。有些家庭可能一個月電費,就高達幾百塊或者是上千塊,所以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不少人就會覺得如果想降低電費的話,就是少使用一些電器,事實上除了這個方法之外,還有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拔電器的插頭。

很多人都會忽略這個問題,有時候電器的插頭一插上去就是一兩年,都不會拔下來,因為插頭不拔下來,家里面的電就莫名其妙地流失掉了。

特別是以下這4類電器的插頭,用完之后趕緊拔,不然不僅會浪費電,而且還可能會引起安全隱患。

第一:手機充電器

現在大多數人都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可能每天都會玩手機,刷視訊、刷新聞等等,長期使用的話,電量流失得非常快,有些人可能一天要充兩三次電。

而很多人為了方便,每次充完電都不會把充電器拔掉,這樣自己在充電的時候,就可以充上電了。

但你知道嗎?手機的充電器即使在不充電的時候,也會消耗電量,而且長時間保持這個電源通電,也會影響一定的安全性。有一些劣質的充電器,還有可能因為充電器不拔,長期留在插排上面引起的火災、爆炸等安全隱患。

所以為了自己家人的安全著想,一定要記得用完之后,直接拔了不要偷懶。

第二:電視

絕大多數家庭家里都會有電視,但是有一些電視在很多家庭來說,只是一個擺設而已,因為大多數人更喜歡看手機,而不喜歡看電視,即使不看不少家庭也會把電視的插頭插上。

并且,長期開啟待機模式,下次想看的時候,就可以拿遙控就可以打開了,這樣看起來很方便,但長期待機的話,電視也非常容易引起短路,造成電視壽命大大減少,甚至還會引起安全隱患。

所以為了自己財產安全,也為了安全著想,不看電視的時候,一定要把插頭拔掉。

第三:電飯煲

電飯煲是家里面每天都能用到的東西,不少人覺得經常使用的話,也不必把插頭拔掉,這樣下次使用也會比較方便一些。

但電飯煲的用電量是十分大的,如果不拔掉,讓電飯鍋一直處于保溫的狀態,也容易造成電飯鍋損壞。所以這樣不僅費電,而且還容易造成電飯煲的壽命大大減少。

第四:空調

雖然現在是冬季,但是不少家庭也怕家里比較冷,會把家里面空調的暖氣打開。有些家庭的空調只是夏天的時候使用,可能不用之后,沒有再理會空調,甚至連插頭都不拔。

其實空調即使是待機或者是插上插頭的情況,也是會損耗電量的,這樣就會讓自己的家里的用電量大大增加,電費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家中電器不用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插頭拔掉,這樣才能更安全,也能省不少電費。

螢幕上是大反派!知名老戲骨「娶小37歲嬌妻」被唱衰 「71歲老來得女」樂打拼養家
2025/03/24
逃到國外半年后,57歲金星近照曝光,這一次她還能被大眾原諒嗎
2025/03/21
劉曉慶再談不生孩子的原因!一句話說到所有男人心坎里,曝喊:知音吶
2025/03/21
內容不堪入目!女演員趙露思公開黑粉短信「妳這咖沒路用」,怒甩金句回應
2025/03/21
20年過去了,孫儷資助4年的「白眼狼」向海清,現狀大快人心
2025/03/19
內娛最好命的女演員胡靜:被富豪老公17年如一日寵愛,婆婆把她奉為上賓
2025/03/18
戚薇愛女校園首秀!10歲Lucky「粉裙+招牌挑眉」神復製媽咪,網友暴動:缺女婿嗎
2025/03/17
章子怡太大意!出席活動「秀美腿」暴露真實年紀,網驚:女神也逃不過地心引力
2025/03/16
根本不同人!章子怡「20年前后對比」:昔日靈氣全消失,網揪1細節心酸「笑容都死了」
2025/03/14
章子怡出席Tiffany品牌活動,比活動更吸引人的是她的臉
2025/03/14
穆婷婷公開炮轟喬振宇上熱搜,直言自己胸比包上恩好看
2025/03/13
中國初代超模,艷壓關之琳,不輸李嘉欣,紅過鞏俐,巔峰期卻退圈結婚生子
2025/03/13
離婚不到一個月,陳曉用自己的超好狀態證明,離婚的決定沒有錯
2025/03/13
無戲可拍!41歲男星「路邊擺攤擦鞋」熱情接客 滿頭大汗「一次賺不到50元」遭嘲諷
2025/03/11
外表是仙女,私下里卻「沒有文化」的10位女星,馮遠征的話太扎心
2025/03/11
劉曉慶回應「緋聞男友」風波:沒有選擇報警,是給對方改過機會
2025/03/11
基因太強大!「頂級丑模」呂燕出生農村遠嫁法國貴族,混血兒子長相曝光:和媽媽一模一樣
2025/03/11
44歲范冰冰大膽出演日本文藝片,與75歲老頭上演公公兒媳戀,為了復出這也太拼了吧!
2025/03/11
戚薇上節目「眼睛變形」引爭議!耿直回應「肉毒打多了」,粉絲直呼:很難不愛
2025/03/10
鄧超不再是演員了!「隱藏身份」曝光:把孫儷變成「病友」,只用了15年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