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戶外知名品牌始祖鳥與藝術家蔡國強在喜馬拉雅山江孜區方放升龍煙火「炸喜馬拉雅山」全球譁然。台灣師范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方偉達怒批荒唐,根本就是假藝術之名毀滅生態。3大傷害「空氣污染」、「噪音擾動」、「水環境污染」重創環境生態。
就在全球關注永續發展目標(SDGs)、生物多樣性時 始祖鳥與蔡國強太扯了!
台灣師范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方偉達表示,自己是始祖鳥產品的愛用者,但他們的作法太荒謬、太令人心痛。要嚴厲譴責始祖鳥和蔡國強。
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及生物多樣性,正受到全球高度重視之際,始祖鳥和蔡國強選擇以「大規模煙火轟炸」喜馬拉雅山,這不僅違反了SDG 13(氣候行動)與SDG 15(陸域生態)的「核心精神」,也突顯出國際品牌與當代藝術家在「環境治理」、「風險評估」上的短視近利與嚴重缺失。這種表面上尊重自然,實質破壞自然的行為,不僅遭到環保團體與輿論批評,凸顯藝術與商業合作必須負起國際道義責任。
始祖鳥與蔡國強炸「炸喜馬拉雅山」3大傷害重創當地生態
方偉達教授指出,這樣的亂來,造成的生態問題顯而易見。
1.「空氣污染」(最嚴重):
煙火燃放瞬間釋放大量懸浮微粒與重金屬物質,形成霧霾,對高山區脆弱的大氣環境造成長期負擔。
2.「噪音擾動」:
劇烈爆炸聲對于覓食、繁殖的野生動物棲地造成破壞,導致鳥類、哺乳類驚嚇,影響生態環境的和諧。
3.「水環境污染」:
煙火殘渣含氯酸鹽、硫化物,隨著高山降水滲透土壤與地表水系,有毒物質滲入植被、河川與冰川融水,影響脆弱的高原生態系。我們都知道,西藏高原生態復育困難,任何煙霧與干擾,都可能讓脆弱生態系持續劣化,無法在短期內復育。
「大自然並非沉默的觀眾」 任何以「藝術」之名行環境破壞之實都要被譴責
方偉達教授指出,這場爭議提醒「大自然並非沉默的觀眾」,任何以「藝術」之名,濫行環境破壞之實,都將在生態系與社會輿論中引發撻伐。真正的「當代地景藝術」,應該是在尊重自然法則,尊重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進行創作,而非透過短暫的一時炫技,譁眾取寵,博取觀眾一時的「眼球」關注。我也是藝術創作者,我認為「環保」與「藝術」並不對立,關鍵在于創作者自我要求。其中尺度與規范,應該要是我拿捏;唯有在事前進行科學評估、有審查機制,才有可能創造「藝術表達 × 生態永續」雙贏。
始祖鳥「炸喜馬拉雅山」操作大敗筆 生態災難危及品牌生存
「始祖鳥」與蔡國強原本的思考角度是透過藝術,來強化品牌形象,但是這樣的作法跟品牌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母公司市值3天估計損失500億台幣。
精彩創意行銷專家胡恆士分析,行銷就是需要話題,藝術往往也都需要創意,然而不論在話題或是創意之前,也需要做功課思考對于環境的損害以及與論。相信國際大品牌與藝術家都不是故意造成這樣的瑕疵,但從這件事中也可以提醒更多品牌與藝術家在做行銷與創意時可以做更多功課,才能避免掉對環境的傷害。
始祖鳥除了第一時間道歉外,透過復育環境,或是做其他相關的環保公益,比較能夠有機會止血、滅火。藝術、創意與大自然是可以共存的,透過其他更自然的藝術呈現,減少人為對于環境的破壞,是每家企業與每位藝術家在做行銷創意時要深思以免造成品牌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