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憑借著《金星秀》中犀利的「毒舌」和敢說敢做的性格,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嘴替」。
她敢罵流量明星的「數字小姐」,敢諷刺導演的爛片,時常爆一些犀利的金句被人奉為名言名句。
然而不過時間一長,金星也就飄了,從原來的敢說真話變成口無遮攔,還時常仗著身份做一些具有爭議的行為舉止,靠著黑紅屢次上了熱搜。
尤其是2024年的一場彩虹旗事件,讓她事業斗轉之下,國內演出紛紛被取消,金星不得不被迫遠走國外。
那麼如今逃到國外半年后,金星過得如何了?
金星其實最開始是男兒身,但卻一直認為自己是女性,并且想要以女性的身份起舞。
這種性別的撕裂感,讓她早年就成了舞蹈界的「怪才」,她不僅拿遍國內舞蹈大獎,還開創了男子足尖舞的先河,驚艷四座。
等到1995年她決定進行變性手術,這場手術幾乎要了她的命,術后她一條腿的神經受損,醫生斷言她再也無法跳舞。
對于一個舞者來說,這無異于宣判死刑,可金星偏不信命,硬是用一年的時間,從輪椅上一步步「爬」回舞台。
這樣的韌性,讓她不僅贏得了掌聲,更贏得了尊重,她用血與淚換來的資格,讓她有底氣對生活說「不」。
後來金星主持制作了《金星秀》,她敢罵流量明星不敬業,敢諷刺「毯星」沒作品,敢diss導演拍爛片。
句句帶刺,針針見血,觀眾看得那叫一個爽,在那個敢怒不敢言的年代,金星就像一把鋒利的刀,替大家剖開娛樂圈的虛偽。
她被捧上神壇,成了「真性情」的代名詞,成為了娛樂圈里唯一敢說真話的女王。
然而刀鋒太利,遲早會傷到自己,2024年太原的一場演出,演出結束后,一位觀眾揮舞著彩虹旗向她致敬。
這面旗幟,代表著LGBTQ+群體的多元化性別主張,在國內卻是個敏感話題。
多數人對此持「理解但不推崇」的態度,認為小眾群體可以存在,但不應高調宣揚,尤其不能影響主流價值觀。
本以為金星會一笑置之,或者禮貌化解,沒想到她卻走下舞台,接過彩虹旗,高高舉起,還喊出「愛與性別無關」的口號。
這一幕被鏡頭捕捉,迅速傳遍網絡,輿論瞬間炸鍋,網友們炸了:這不是簡單的支持少數群體,而是公開站隊,挑戰主流價值觀的底線。
尤其在當下,社會對LGBTQ+議題的討論本就復雜,金星的舉動被解讀為「高調挑釁」。
更雪上加霜的是,金星的回應讓人大跌眼鏡,她先是在國內辯解,說自己只是為了安撫觀眾,接過旗子后就扔了。
可視訊證據清清楚楚,她舉旗的動作毫不含糊,到了國外,她在法國電台上又改口,稱自己「打開旗子,愛就是愛,無關性別」。
這前后矛盾的說辭,讓網友直呼「越描越黑」,信任一旦崩塌,解釋再多也像是掩飾,很快她的節目被下架,演出被取消。
如果說彩虹旗事件只是個導火索,金星后續的行為則是火上澆油,演出接連被拒后,她非但沒有低調反思,反而公開對抗。
她在網上點名廣州文化部門負責人,質問為何不通過審批,甚至暗示對方「公權私用」。
更離譜的是,她還煽動粉絲網暴一位女局長,徹底點燃了網友的怒火,在大家看來,金星不僅不認錯,還變本加厲,擺出一副「全世界都欠我」的架勢。
更讓網友拳頭硬的是,金星跑到國外后,開始在海外平台上「訴苦」,她描述自己被「封殺」的經歷,言語間似乎在指責國內的不公。
這種「告洋狀」的行為,觸碰了民眾情感的底線,曾經她公開批評加入外籍的藝人,稱他們來中國賺錢得交雙倍稅。
如今她自己卻在國外抱怨,網友直呼「雙標」,她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圖,配文引用魯迅的話:「當愚昧成為主流,那麼清醒就在犯罪。」
這話看似高深,實則暗指國內觀眾「不寬容」,擺出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
金星的「真性情」,曾經是她最大的資本,如今卻成了最大的包袱。
她過去炮轟過無數藝人,比如diss樂嘉「回去撒泡尿照照自己」,罵曹可凡「賤人一個」,甚至對陳凱歌拿金雞獎翻白眼。
這些言辭激烈的評價,曾經被視為「敢說真話」,如今卻被網友吐槽為「站在道德制高點指指點點」,她對別人毫不留情,輪到自己卻輸不起,這種雙標讓人濾鏡碎了一地。
半年過去了,金星的日子過得依然光鮮,前段時間,有人在法國拍到她的近況:一身貴婦裝扮,燙著小卷發,戴著黑框眼鏡,滿臉笑容地參加名流聚會。
看起來她并未因爭議受到太大影響,畢竟,娛樂圈的錢賺得快,她早年的積累足夠她揮霍一生。
然而物質的富足掩蓋不了精神的割裂。在國內,她的口碑已跌至谷底,網友的評論從「真性情」變成了「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