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說:分享故事:衛莊公過分寵愛妾所生之子州吁。州吁喜好武事,莊公不加禁止。衛國大夫石碏認為若繼續寵溺州吁,必將導致禍患,勸告衛莊公要約束州吁的行為。石碏認為「寵子」不等于「愛子」,只有用正確的規矩和道理教育孩子,不讓其走上邪路,才是真正的愛子。
「教之不以義方,亦是有罪過的…」
石碏勸諫衛莊公說:「驕、奢、淫、逸,是走邪道的開始;而這四種惡習之所以會發生,都是寵愛太過的緣故。成語「驕奢淫逸」即由此而來。遺憾的是,衛莊公并沒有聽從勸告,導致州吁恃寵而驕,日益驕奢淫逸。州吁在其異母兄衛桓公繼位后弒君篡位,後來被石碏聯合陳國國君誅殺。
養子不教確有罪過,可是教之不以義方,亦是有罪過的。例如我們看見兒女以財物施貧濟急,便不高興;看見兒女取非份之財回家,卻生歡喜,這等于教兒女慳吝貪財。此人兒女長大后,不做貪官亦是小偷,做父母的怎麼辭其咎?
教導下一代,我們也要「貽以言,不貽以財」,西晉何曾日食萬錢,子孫習其驕溢而傾家;宋朝寇準豪華奢侈,子孫遺其奢靡而窮困。我們與其留給兒女萬貫有形家財,不如把寶貴的人生歷練,無價的智識經驗,以及生命的智慧,遺留給子女,讓他們在馨香的道德環境中耳濡目染,培養健全的人格,長養廉潔的道德。
有一種人頑強不受教,如果不幸遇到這種部屬,我們也不能一下就開除他、放棄他,只要我們有耐心用慈悲來待他、教他,或者用鼓勵代替責備,也能讓他感動、服氣。
甚至贊美、鼓勵之外,有時用嚴格、威力來降服他,只要我們能運用得法,都能馴服頑劣者,讓他心甘情愿的跟隨我們。
我們要明白,愛孩子如果方式不對,這樣的愛恰恰是害了他們。古代經典中有許多關于家教的案例,如孔子教子、岳母刺字教子以及諸葛亮、范仲淹、司馬光等人的教子,還有《孔子家訓》、《顏氏家訓》和《朱子治家格言》等。這些家訓都體現了美德的傳遞和古人對后代德行培育的高度重視。
經上說,做父母的要以五事對待兒女:一、禁止兒女造一切惡,并且指導他們行一切善;二、教導兒女知書識禮,及授予謀生技能;三、對兒女要盡力愛護與照料;四、指導兒女的婚姻大事,以及五、隨時供給兒女的生活費用和學費。此說最完善扼要。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