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選的時候,安陵容遲到了,幸好人美嘴甜,得到姑姑的幫助,也跟在后面進去了。
等候的時候,不小心把熱茶水灑在了夏冬春的身上,不僅被嘲笑還被為難。
讓她下跪求饒,想要踐踏她的尊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夏冬春被撒上茶水以后,雖然不痛快,但是并未發作。
而是先跟安陵容確認,她是哪家的?
也就是想確定她父親是什麼官職,明確一下身份。
聽到是松陽縣丞安比槐以后,夏冬春才開始發作。
因為跟她父親的官職比起來,小太多了,是她可以惹得起的人。
其實從這點上來看,夏冬春還是有點頭腦的,并沒有按穿著打扮來判斷安陵容的身份,而是讓她自報家門。
因為可以參加殿選的女孩,家里都是有背景的,官職大的大有人在。
有人想要擠破頭往宮里鉆,就有人想要應付差事,期盼落選。
保不準就有哪家的小姐,故意窮酸打扮,目的就是為了落選的。
萬一安陵容是,夏冬春豈不是惹麻煩,所以才要聽她親口說。
知道安陵容的出身,夏冬春就拿足了架勢,羞辱她,覺得她一定選不上。
為什麼會這麼覺得?
首先,家里沒有背景。
皇上選妃子,不僅是為了充實自己的后宮,綿延子嗣,還為了跟前朝互相牽制。
所以,很多妃子,都是出自高官之家。
既彰顯皇上隆恩,又能有牽制作用,比如華妃、端妃,都是出自武將之家的女兒。
祺貴人也算是功臣之女,皇上特批進宮。
夏冬春覺得自己父親官職還算可以,覺得有依仗。
按后面的劇情推測,這個夏冬春的娘家應該是皇后一派的人,所以她才敢這麼大膽。
而眼前的安陵容僅僅是縣丞之女,皇上怎麼會選中她呢?
其次,舉止一股小家子氣,不大方。
安陵容在這樣的場合,連杯茶水都端不穩,一看就是沒見過什麼世面。
說話總是低著頭,也不敢看別人,一點不大方。
被夏冬春數落,她也不還嘴,就靜靜地聽著,委屈地要哭了似的。
所以,夏冬春覺得這樣膽小、卑微的人,皇上怎麼會相中呢?
在她們這群人中,已經如此顫顫巍巍,到皇上面前豈不是要哆哆嗦嗦了。
最后,打扮寒酸。
安陵容的穿著在所有人中是最不好的,雖然是新制的衣服,卻針腳很粗,一看就是趕制出來的。
而且料子也是前幾年時興過的織花緞子,跟其他人做工精細的蘇繡比起來,差距很大。
首飾上,也不如別人金玉滿頭的熱鬧。
兩耳空空,頭上只有兩根素銀簪子和一朵珠花,手上有兩個鎏金鐲子。
別人如果像御花園里的繁花,她頂多算是鄉村野道邊的一朵小野花。
通過言談舉止和穿著打扮,夏冬春覺得她必然不會入選,這才讓她放松了警惕。
明明整件事,做錯的是安陵容,是她用茶水灑了夏冬春一身。結果夏冬春卻變得沒理了,大家都覺得錯的是她。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轉呢?
為什麼一開始夏冬春很謹慎,後來卻得意忘形了呢?
首先,夏冬春覺得欺負安陵容沒什麼后果。
通過夏冬春的判斷,知道安陵容跟她身份懸殊,根本不是她的對手,欺負一下,也沒什麼后果。
兩個人今日一別,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見面了。
因為很可能她入宮為妃,安陵容就要打道回府去窮鄉僻壤了。
而且看安陵容的性子軟弱,也不是會反抗的人,必然會選擇忍氣吞聲。
這就是人性里的欺軟怕硬,總在衡量試探,自己惹得起的人,才會出手,惹不起的,總會躲著走。
如果安陵容換成華妃這樣厲害的角色,忍的人一定是夏冬春。
這就是為什麼人都是喜歡朝比自己弱的人,發脾氣。
其次,她是真的有情緒要發泄。
夏冬春穿著自己精心挑選的蘇繡衣服來參加殿選,指著衣服被皇上一眼看中。
該上場的時候,安陵容卻給她撒上了茶水。
她當然不高興,甚至會覺得晦氣,心里有氣是必然的。
要是換了其他人也會不高興的,這都可以理解。
所以,她奚落安陵容,僅僅是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
只不過她這樣宣泄情緒,不但不會讓自己開心,反而心里更不痛快。
因為越在意一件事情,這件事就會影響你的情緒。
她越咬著安陵容不放,越讓她陷入一種【覺得衣服不完美了】的漩渦里。
而且她越口無遮攔地羞辱,越敗壞大家對她的好感,雖然嘴上不會說什麼,心里的印象分是會減少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不要光想著發泄情緒,也要想想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要接受它。
當你允許一切發生的時候,心就會變得更平靜一些。
最后,她覺得自己有依仗。
夏冬春為什麼敢囂張,無非是覺得自己有依仗罷了,自己背后有娘家,娘家背后有皇后。
覺得自己入選是很正常的,只要入宮,就能得到皇后的扶持。
有了皇后的扶持,她就可以平步青云了。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她的臆想罷了,她雖然僥幸中選。但是入宮以后,還不是被華妃賞了一丈紅,快速下線。
為了此事,皇后根本就沒有為她出頭。
所謂依仗,你有用時,才會幫扶你,你沒用了,不落井下石就算是仗義了。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誰永遠的依仗,做人也不要太囂張。
雖然狹路相逢勇者勝,但是得饒人處且饒人,有時候,給別人留面子,也是給自己留條路。
當我們有理時,不咄咄逼人,才能以理服人。
相反,如果仗著自己有理,就把別人往絕路上逼,那麼有時候有理也會變得沒理。
理這個東西,不是誰吵架大聲就站在誰一邊,而是公道自在人心。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