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上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金庸總共寫了15部巨作。這些武俠小說看似毫不相干,但細讀之下卻能發現它們首尾呼應,尤其是《射雕三部曲》更是融為一體,讓讀者們看得蕩氣回腸、嘖嘖稱奇。
這也難怪,身為作者的金庸自幼熟讀史書,他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把歷史與武俠融合到了一起,這才讓筆下的江湖世界亦假亦真,繼而讓讀者們仿佛置身于歷史的畫卷之中遨游。
既然金庸的著作講究「傳承」二字,那該如何解讀黃藥師死后數百年,后世江湖里還有一人會彈指神通?
彈指神通是黃藥師的獨門絕技,施展之時能夠憑借指力將石子激射而出,其精妙威力能和降龍十八掌、蛤蟆功、黯然銷魂掌等神功媲美比肩。
由于彈指神通是黃藥師壓箱底的武功,因此黃藥師絕不輕易外傳。好比在神雕時代,黃藥師有意要將彈指神通傳給楊過,以便讓楊過擊敗囂張跋扈的李莫愁。但苦于楊過和自己沒有師徒關系,黃藥師也是為了此事猶豫不決。
楊過聰明絕頂,他早就看得出來,書中是這麼寫的,楊過跪下地來,拜了八拜,叫了聲:「師父!」知他傳授武功,是要自己代雪李莫愁揭帖上十六字之辱,就非得有師徒名分不可。黃藥師卻知他與古墓派情誼極深,決不肯另投明師,當下伸手扶起,說道:「你與那魔頭動手之際,是我弟子,除此之外,卻是我的朋友。
楊兄弟,你明白麼?」
這樣看來,會彈指神通之人勢必和黃藥師乃至桃花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意思的是,黃藥師死后數百年,「彈指神通」再次重出江湖。
盡管金庸沒有講述《俠客行》的歷史背景,但通過書中人物角色的對話,我們依舊能得出《俠客行》大概是明朝中后期。
這個時候,黃藥師已經駕鶴西去了數百年之久,桃花島的關門弟子程英也去世已久。不過,《俠客行》的謝煙客依舊施展了這門神乎其神的絕技。
書中是這麼寫的,謝煙客「嘿嘿」一笑,說道:「玄素莊黑白雙劍,江湖上都道劍術了得,果然名不虛傳。老夫適才以一分力道對付這八位朋友,以九分力道對付賢伉儷,居然仍奪不走兩位手中兵刃。唉,我這‘彈指神通’功夫,‘彈指’是有了,‘神通’二字如何當得?看來非得再下十年苦功不可。」
原文寫得非常明確,謝煙客的確施展的是黃藥師的獨門絕技彈指神通,可此時的江湖已到了末世,古墓派銷聲匿跡、全真教一蹶不振,就連曾如日中天的明教也早被朱元璋所滅。
既然如此,謝煙客又是從哪學來的彈指神通?
就算我們翻遍了整部《俠客行》,依舊無法知曉謝煙客如何會桃花島的彈指神通,但如果結合金庸全集來看的話,就能發現蛛絲馬跡了,你看謝煙客是張無忌的誰?
首先,張無忌出生于冰火島,在他10歲的那一年,張無忌跟著父親張翠山、母親殷素素一同返回了中原。
讀過《倚天屠龍記》原著的朋友會知道,張無忌在離開冰火島之前是喚作「謝無忌」的,只不過謝遜深知自己當年在中原殺人如麻,謝無忌若不改名字,勢必會引來一陣又一陣血雨腥風。在謝遜的建議之下,謝無忌這才將名字改成了張無忌。
書中是這麼寫的,謝遜又道:「無忌,你回歸中土之后,須得自稱張無忌,這‘謝無忌’三字,只可放在心中,卻萬萬不能出口。」
在《倚天屠龍記》的末尾,張無忌厭倦了江湖的打打殺殺,且在朱元璋的逼迫之下,張無忌更是無心打理明教。于是張無忌將教主之位傳給了楊逍,將《武穆遺書》傳給了徐達,最后帶著趙敏遠赴蒙古。
既然張無忌離開了中土,他會不會按謝遜之前所說的那樣,將「謝無忌」的名字改回來?如果這樣解讀的話,謝煙客極有可能是張無忌的后人。
其次,張無忌遠赴蒙古時,身上還帶著黃衫女交給他的《九陰真經》。
可別以為《九陰真經》只有九陰白骨爪等武功,按照金庸的說法就是,藏匿于倚天劍里的《九陰真經》乃黃藥師改良過的,書中不僅有黃裳自創的哥們武功,還包含了黃藥師的代表作「彈指神通」。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能解釋謝煙客為何會彈指神通了,只因這是張無忌通過經書傳給后人的。
第三,謝煙客手上還有一個極其貴重之物喚作玄鐵令。金庸曾在書中說過,玄鐵這東西乃天上的隕石冶煉而成,平常人得一二兩已是極其珍貴,然而謝煙客從哪得來這麼多的玄鐵,繼而打造成了玄鐵令?
湊巧的是,倚天時代的張無忌就和玄鐵有過一段不解之緣。如果將謝煙客視為張無忌后人的話,這個問題同樣也能迎刃而解。
綜上,金庸武俠小說里的一些情節看似毫無頭緒,但若結合金庸全集來品讀,往往能發現其中竟暗藏了諸多驚喜,著實讓人拍案叫絕。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