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六個字啊,出成績,別惹事。」
「死了個小女孩,這就是你們排污的成果。」
「投資協議寫得清清楚楚,我們要是單方面撕毀協議,我們要賠償114個億。」
有多久,沒看到預告都這麼猛的劇了。
污染、黑幕、臨危受命!
環保,治理,危機重重!
哭嚎聲,質疑聲,喊叫聲,紛紛擾擾。
排污暗渠露出,一個個巨坑,驚心動魄。
撥開層層迷霧,黑與白的對決。
這部國劇。等到脖子都長了。
今晚終于開播,滿屏都是國劇熟悉的硬核氣息。
演員表就讓人看了起反應,集齊「叔圈」頂流——「治河狂人」黃志忠。
「國劇著名狠人」姜武。「軍旅硬漢」張國強。「掃黑風暴」蘇可。
狠、硬、黑、狂。
一群硬漢,聚在一部環保掃黑反腐劇。
還有梅婷、李強、趙亮、郭曉婷、趙麒、杜源等一票實力派。光是國家一級演員就有四位。
絕不絕?還有更絕的——
根據射日鳴鏑的原著小說《江流天地外》改編,編劇張挺,上一部《天下長河》,直接令歷史劇評分飆上8.3。
這配置。就問你心不心動,看不看?!
不賣關子了——2月29日,今晚湖南衛視,《江河日上》。
預告片我都連續看了好幾遍。好家伙,風格犀利有沖擊力,整個給人一種電影大片的既視感。
三大元素,尤其吸引人:環保+懸疑+反腐。
有離奇命案,官場博弈,還有背后錯綜復雜的生態環境,讓我直接起了滿身雞皮疙瘩。這還不是年冠種子選手?
說實話,自《人民的名義》播出后的七年時間里,再沒有一部像樣的反腐題材電視劇,不僅拍得好,而且敢拍,敢揭露,敢探索。
《江河日上》,能不能像當年湖南衛視播出的《人民的名義》一樣,成為國劇又一匹王炸級黑馬?
至少能肯定,這絕對是一盤國劇硬菜,夠黑,夠狠。
夠硬。
預告片開頭一個鏡頭,已經讓我開始頭皮發麻。
齊江市一個小河邊,一具男性尸體浮出水面。
溺水身亡的,竟然是當地主管環保的副市長。
而督查組,正在到來。
齊江市水污染等環保問題的蓋子,由此被揭開。
省副廳級巡視員、齊江大學教授鄭寒江(黃志忠 飾)臨危受命,擔任分管環保的副市長。
鄭寒江在與齊江各主官于分歧中達成協作,在與以錢起(姜武飾)為代表的齊江市重點企業負責人不斷周旋與調查中,抽絲剝繭查出「暗管排污」事件源頭、守護齊江濕地,在迷霧重重的權力和利益漩渦中成功找到了平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唯有完成環境治理,才能江河日上。
結合已有的物料來看,劇情有三個亮點足夠抓住觀眾眼球。
一是,強戲劇性的環保情節。
一個搞學術的教授臨危受命,擔任主管環境保護的副市長,要查「暗管排污」事件源頭,揪出 污染背后的黑暗勢力,查出大案真相。
談何容易。
就像預告片中說的「我看他什麼都辦不成。」
更嚴峻的是,該區多名孩子出現心臟震顫,疑似與飲用水問題有關。
而當地地下水距離地面不到2米,一旦侵入土壤并流入地下水系,后果嚴重,齊江市將面臨巨大危機。
水污染治理、空氣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多項生態環境治理議題,都化作了劇中的強劇情。
「我交罰款,其他事,你別管。」「我不要你交罰款,我要你把齊江水給我弄干凈了。」
「叫停齊江所有的企業,這不叫治理,這叫休克。」
「這樣的代價,我們付不起。」
光是看到這些台詞以及環保、維權這些畫面,都能讓人感受到劇情的張力。
二是掃黑反腐。
整個預告片,我都看到老戲骨飆戲。
有因為環境污染問題展開的官場群像戲。
有各方勢力因為環保問題而暗流涌動。
每個人或是相互試探,或是針鋒相對,角色關系撲朔迷離。
齊江市委書記廖宇正(張國強飾)讓男主出成績,別惹事。
主抓經濟的市長李子平(李強飾)說關停所有企業是休克。
主管招商的副市長劉耕野(蘇可飾)大罵男主亂來。
《江河日上》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要掃的「黑」,永遠不是明著來。
要反的「腐」,遠遠沒露面。
主角腳下踩的,既是環環相扣的人心迷宮,也是覓跡尋蹤的懸念密碼。
鄭寒江的出現,就像一顆石子投下去,激起河底泥沙,攪渾了齊江表層的清澈。
這一潭死水,必將面臨多股江流的沖擊。
三是懸疑迷局。
雖是環保主題,但全劇懸疑感真是正。
開局就是負責環保的副市長長溺水身亡,一樁命案讓整個齊江市都暗流涌動。
一個副市長突然沒了,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麼真相?又牽引出什麼樣錯綜復雜的隱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