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三地后,我發現給孩子最好的「說教」,就是讓TA去運動
2023/12/06

文 | 凌太

授權自公號「凌太來了」

我家有三個愛運動的人。作為那個唯一的落后分子,我這兩年也開始游泳、爬山,學會了網球,還偶爾去健身房鍛煉并嘗試過瑜伽普拉提。我得承認我是出于一個中年人對健康應有的重視才這麼干的。

作為一個從小不愛運動的人,我至今體會不到運動的樂趣,也不能理解為什麼大金鏈子能常年堅持運動、還愛看包括摔跤和環法在內的一切體育比賽:一幫人那麼枯燥地騎好幾天,他就那麼津津有味兒地在電視機前看好幾天。

但我一直認為,體育運動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非常重要。孩子們喜歡體育,很大程度上是我和老公重視和影響的結果。

因為空氣原因

開始了運動強身健體之路

我兒子兩歲之前身體挺好,幾乎沒生過病。那時差不多每天都帶他出去玩兒、曬太陽,至少上午下午各一小時。也帶著出遠門。上幼兒園以后開始生病,尤其是呼吸道不行,隨著北京空氣的惡化頻繁發病并且發展到哮喘(遺傳了他爸的過敏性體質)。

我沒有像別人建議的那樣給他吃中藥「調理」,而是開始帶他們游泳。那時候他三歲多、妹妹不到兩歲。先是在家里的小泳池游了兩年,我親自帶著,每周兩次,風雨無阻。

後來又在一家游泳機構游了一年多。到了香港以后,除了自己游之外,每周仍然堅持上一次游泳課。

兒子問我:為什麼早就都會游了還要上游泳課(他喜歡自己游,不喜歡上課)?我告訴他,是為了保持運動強度和體能。

(妹妹最愛的運動是游泳和網球,上學期自己選的課外課是籃球)

除了游泳,他們還玩兒足球、籃球、網球、高爾夫、輪滑、溜冰,也分別學過一年武術和瑜珈。每周除了上鋼琴課那一天,基本每天都能保持一個小時運動。每年冬天我們都出去滑雪,因為滑雪對呼吸道特別有好處。

兒子喜歡急速運動,喜歡開摩托艇和從山上往下俯沖的感覺,他和妹妹都是在六歲那年滑了自己的第一個中級道(我到現在也不行)。總之,那時作為一個帝都家長,我想我在率領孩子們「健身抗霾」方面算是比較努力了......

讓孩子運動,氛圍很重要

有人可能要問,有那麼多時間嗎?有。我們的課余時間安排其實很簡單也很充實,基本就四件事兒:玩兒、運動、看書、彈鋼琴。

從北京搬到香港以后,我發現寸土寸金的香港其實運動條件比北京好很多,加上空氣好天氣暖和,香港孩子戶外運動時間大大多于北京的孩子。雖然學校操場小,但公共運動場館很多,而且更有運動氛圍,什麼項目都有很多人玩兒。

尤其是足球,沿襲了英國人的傳統,六七歲踢得差不多的孩子就進俱樂部踢了。到處都是郊野公園,周末都是帶著孩子爬山的家庭。

我們也很快加入了這個行列。

在北京的時候我覺得這倆孩子算運動多的,到了香港,算是正常水平,暑假到了美國一看,我們屬于運動方面亟待加強的。美國人對運動的重視和癡迷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先不說孩子們身為運動健將的大表哥了,就說我這邊的倆干兒子吧:哥哥比兒子大半歲,弟弟比兒子小一歲,哥倆都人高馬大。作為同齡男生,他們的運動量是這樣的:三年級的哥哥踢了幾年球了,現在在俱樂部踢,每周三次訓練,室外場地,風雨無阻。

另外每周還有兩個小時網球、一個小時籃球、一個小時游泳。周末一般有兩場足球賽,每三四個月會有一次聯賽,那就會變成四場比賽。二年級的弟弟呢不喜歡奔跑的項目,所以三次足球換成三次他喜歡的跆拳道,其他項目跟哥哥一樣。

暑假期間,他們會上運動方面的夏令營,一天結束之后回來照樣游泳打球.....

我覺得,這個運動量對我家這倆來說有點兒大,體能跟不上。雖然天生條件可能就跟我們不一樣,但這兄弟倆的體能其實也是靠長年累月的運動建立起來的。

我問我閨蜜,也就是他們的媽:是就你們家這樣,還是這兒的孩子都這樣?她想了想說:「老美的孩子差不多都這樣,他們同學很多都是三項運動一起上。但我們在老中(中國人)里應該算是運動量大的。

于是我想起來她去年的抱怨:「這兒白人太多,體育真拼不過他們,他們都是從兩三歲開始就天天這麼玩兒啊!」 所以你看大多數美國孩子(包括亞裔)的那種健康活躍的形象,多少都跟從小戶外運動有關。

(滑雪絕對是Marcus最愛的運動,可惜一年滑不了幾天)

孩子經常運動

幾年下來的狀態很明顯會不一樣

可能有人要問了:你不是一直強調人各有志,不要攀比嗎?為什麼運動這個事兒要跟別人比呢?我的回答是:運動這個事兒還就是要比的!你在運動場上不比什麼時候比?不跟別人比也要跟自己比:一個孩子運動還是不運動,幾年下來狀態差蠻遠的。

運動的好處很多。孩子們堅持鍛煉這幾年,身體好了,很少生病,吃得香睡得著。兒子的哮喘也沒有了,而且,開始跟他爸一起看比賽......研究表明,除了遺傳因素的影響之外,戶外運動是預防近視眼最好的辦法。

他倆目前視力都非常好,不知是不是跟運動也有一點兒關系。最重要的是,他們變得更有耐力、更能堅持,不會遇到一點事兒就嬌氣抱怨。

因為體育除了給人一個好身體好精力之外,也傳遞了一種精神:競爭、合作、公平、責任感、堅持不懈的努力、對壓力的承受能力、對輸贏的正確態度.....很多東西不用你說教,體育運動中就都學到了。

我姐的大兒子,孩子們的表哥,從小就精力旺盛,好動,好勝心強,打牌做游戲都不能輸。後來我姐送他去學游泳,游到十歲轉為打水球。

作為校隊里唯一的亞裔,開始他也老坐冷板凳,後來慢慢越打越好,中學以后既打校隊也打俱樂部,最后成為兩個隊的主力和隊長,帶領俱樂部隊奪得全美第五名的成績。去年上高二的時候,就已經收到兩所常青藤大學的提前錄取邀請。

在這個過程里,他從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長成了一個將近一米九的肌肉發達的魁梧青年。還是想贏,也知道怎麼去贏,但對于輸,卻早已經淡然了。

上面這一段簡單的話,背后是他八年的艱苦付出:每天至少三小時訓練,周末無休不分寒暑,每一個假期都在泳池度過,或者全國飛著參加比賽。冬天北加州也是十度以下的低溫,每天晚上六點到八點照樣在戶外泳池訓練。

與此同時,還要在一所傳統嚴格的私立高中保持基本上全A的成績。晚上即使做功課到半夜,早上也還要早起,趕在上課前完成訓練。可以想見,不光水球隊,其他的校運動隊和俱樂部隊也都是這麼過的,要不美國怎能成為世界體育強國呢。

記得北京的一家游泳機構的老闆跟我聊過:在他那兒練游泳的孩子,大多數是一周一次,每次一小時,極少數是兩次,練三次的簡直鳳毛麟角。而美國練游泳的中小學生,很多都是一周10小時。

「你說,我們比賽怎麼比得過他們?!」他激動地跟我說。

大表哥馬上就要上大學了,這個暑假先回北京探親。在北京的一個多星期里,他每天要在酒店的游泳池游泳,并且在健身房練習力量。因為之后還要參加高中時期最后一個賽季的比賽,他不想松懈。

一個人有這樣的堅持和毅力,我覺得很值得敬佩。從這個角度講,我就能理解為什麼西方人一向把體育當成「精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幸好章子怡當初沒嫁他!國際章前任「富豪男友」59歲近照曝光,昔瀟灑男神變「白胡子爺爺」,網狂讚:沒嫁是對的
2025/05/10
被兩個前夫「實錘劈腿」,離婚后消失9年,47歲她終于又翻身了
2025/05/09
《紅樓夢》薛寶釵扮演者現狀曝光!住加拿大豪宅,60歲仍似少女,至今不婚不育
2025/05/09
迪麗熱巴「童年照」全網瘋傳!對比現在「五官零變化」,粉絲:從小美到大不需加工
2025/05/09
「不老童星」9歲停止生長,40歲還在「演孩子」,娶校花被嘲像母子
2025/05/08
74歲的張紀中「用現實」證明,內娛中老夫少妻有多「殘酷」,評論區:各取所需的下場
2025/05/08
15歲開演唱會,憑一首歌「賺2億」,春晚都請不動他,卻沒人說他「耍大牌」
2025/05/08
男子活動現場「直愣愣緊盯」劉亦菲,害她頭都不敢抬,得知男子「真實身份」后,網友:難怪女神也得罪不起
2025/05/08
被王菲「橫刀奪愛」,好不容易苦盡甘來,丈夫卻又因抑郁癥猝然離世
2025/05/08
知名男星自曝!團隊成員遭遇飛車黨:包包被搶,護照丟失
2025/05/07
57歲金星與老公漢斯,巴黎喝下午茶被偶遇!「打扮妖艷」卻被路人議論:越來越男相
2025/05/07
去母留子!知名女演員嫁給投資大佬,卻遭老公和小三聯手上門奪子,如今的她怎樣了
2025/05/07
被譽「中國第一矮星」身高僅有1.28米,卻娶4任美嬌妻,如今事業愛情雙豐收
2025/05/06
原來孫儷嘴角的「不是痣」!難怪孫儷一直不去遮蓋、清除它,是有「特殊含義」在
2025/05/05
他曾與劉濤「同床共枕4年」,如今年過六旬依舊未娶,劉濤坦言「很愧疚」
2025/05/05
知名女星被曝倒賣粉絲禮物,粉絲質疑卻被工作室要求道歉!網全心寒:「以為真心換真心,卻被明碼標價」
2025/04/30
賈玲43歲生日宴生圖暴瘦!網驚呼:這哪是復胖,瘦到認不出
2025/04/30
拒絕胡歌和霍建華示愛,最后「只用15天」就嫁給別人,近照「這狀態」說明一切
2025/04/30
章子怡下領獎台「摔倒」,隔天坐輪椅現身區間車站,網友:一個月前就有人提醒她
2025/04/29
白玉蘭「視后」投票排名:宋佳排倒數,劉亦菲僅第2,第一名竟是她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