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徐海為是江蘇人,從2007年出道到現在,曾在多部影視劇里有精彩表現。像《獵罪圖鑒》《烈火刀影》《藏海花》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雖然不像張譯、秦昊這些一線大腕出名,但徐海為也是很多觀眾的熒屏「老熟人」了。
加上他為人樸實,出身農村但從不避諱,還經常拍自己真實的農村生活,所以靠著運營短視訊賬號又吸粉無數,成了網絡名人。
關注徐海為的人都知道,運營賬號不是他的主業,他的身份一直都是個演員,也在不斷接戲。但今天徐海為卻突然發視訊說,自己現在已經基本退圈了,也被劇組絕斷了。
而原因,就是演藝圈的「黑幕」太讓人心寒,甚至這樣的事除了他,還有很多著名演員也曾遭遇過。
視訊里,徐海為一邊拔草一邊跟大家閑聊,語氣聽著悠悠閑閑,說出口的往事卻讓人咋舌。
他講起自己剛畢業不久入行時的一段 「血淚史」:當時他被一個劇組選中出演角色,合同簽了,妝也定了,為了專心準備,他還推掉了其他所有工作機會。
可進組才第三天,他就突然被告知 「換人了,你不用來了」。
這讓徐海為當場就懵了,可追問原因,對方卻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不過話里話外的意思很明顯:有 「關系戶」 要頂他的位置。
但更離譜的還在后面。見徐海為不肯妥協,導演和制片人直接把他叫進了 「小黑屋」,當場放狠話:「要麼自己主動走,要麼我們有的是辦法讓你走。」
導演還暗示自己在橫店 「有人脈」,要是徐海為不聽話,就能讓他在這個行業徹底待不下去。
以前徐海為對娛樂圈這些「潛規則」只是略有耳聞,但現在這麼一經歷,算是心里清楚了。可他那時候剛大學畢業,年輕氣盛又加上媽媽生病需要錢,就覺得憑什麼啊?憑啥他們說啥就是啥?
當時他也不管對方到底有什麼背景,當場硬氣回懟:要麼賠他百分之三十的違約金,要麼就讓他把戲演完拿全款片酬。
他說這話也算是豁出去了,因為他實在沒有其他辦法。沒想到的是,當他選擇硬剛時,導演最后竟然妥協了。
只是徐海為雖然拿著錢拍完了戲,但心里也徹底對演藝圈生出了厭倦。而且讓人意外的是,這樣的「黑幕」就連有些一線明星也遇到過。
其實徐海為的遭遇不是個例,演藝圈里 「臨時換角」 的潛規則早就不是秘密。
當然,被換的往往是剛出道的新人,只是有些人後來大紅大紫了,會偶爾提兩句當年的經歷;更多人要麼沒走紅,要麼走紅后 「懂事」 地閉口不提,畢竟事情都過去了。
導演于正就曾說過吳謹言的一段經歷。當年吳謹言拿到了一部重磅電影的女主角機會,為了演好角色,她提前幾個月去偏遠地區封閉訓練,學方言、體驗生活,還推掉了所有其他戲約,一門心思打磨角色。
可就在開拍沒多久,一位 「知名女明星」 突然介入要演這個角色,劇組立馬就把吳謹言給換了。
更氣人的是,劇組為了掩蓋換角真相,還要求吳謹言以 「先導片特別感謝」 的名義配合宣傳,說白了就是變相封口。
折騰了大半年,吳謹言最后只拿到 5000 塊報酬,這數額遠低于行業標準,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還有張嘉譯也聊過自己早年的類似遭遇。那是2000年初,當時還叫張小童的他,在西安話劇團跑了十年龍套,終于等到一個年代劇男主角的機會。
這個 「進步青年」 角色需要剃短發才能簽合同,彼時留著時髦長發的張嘉譯,咬咬牙就去理發店剃成了寸頭。
結果第二天他去劇組準備簽合同時,副導演卻把他拉到角落說:投資方塞了人進來,讓他改演個路人甲。
張嘉譯後來回憶,當時攥著合同的手都在發抖。更諷刺的是,那個頂替他的演員演技太差,導致這部劇豆瓣評分只有 3.2,還被網友戲稱 「年度洗錢神劇」。
而讓人唏噓的是,徐海為、吳謹言、張嘉譯的經歷,不過是演藝圈換角亂象的冰山一角。
「關系戶」「帶資進組」「臨時換角」 這些事兒,不光傷了演員的職業尊嚴,更讓行業的公平性飽受質疑。
張嘉譯、吳謹言雖然被換過角,但好在後來都大紅大紫了。現在很多劇組想請他們演主角都難,別說隨便臨時換角了。
但并非一線演員的徐海為,處境就大不同了,他爆料的被換角的情況,不光出現在他剛出道時,就連現在他還在經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