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過去了,首批純電動車主說出了3個痛點,其中電池質保暗藏學問
2022/09/22

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前后開了6年的純電動汽車,感觸頗多,各種問題都有經歷過,其中電池續航、壽命、質保、安全等問題是很多車主關心的問題,優勢明顯但3大痛點才是硬傷,本想省錢,可詳細算一筆賬之后發現它省「油」不省錢。

當初選擇純電動汽車,主要還是因為看到它充電省錢,動力性能好,輔助駕駛智能化很高,整車科技感十足,還可以享受綠牌,但再多的優勢在缺點面前也顯得不堪一擊,如果想要入手新能源汽車,不妨先看看我的經歷,或許對你有很大幫助。

痛點一、跑一趟高速缺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2017年以前的純電動汽車,續航普遍都在300公里以內,如今幾乎都成了「買菜車」,基本沒有討論的必要了,現如今續航普遍達到了400-1000公里,這樣的續航里程看似和燃油車加滿一箱油的續航差不多,但車主仍然不滿足,「續航焦慮」一直存在。

我的第二輛純電動汽車官方續航550千米,考慮到充電和續航問題,最遠路程從來沒超過200公里,去年春節期間,遇到急事,需要外出處理,家里燃油車被朋友借走了,只能開純電動汽車,全程320公里左右的高速路,按以往經驗,充滿電理論是可以開到目的地,但變化永遠比計劃快,很多問題你根本想不到。

當時天氣很冷,氣溫大概在3度左右,全程開著暖空調,行駛了260公里左右,發現剩余續航只有130公里,相當于實際續航打6折左右,此時距離目的地還有60多公里,這樣算下來,很有可能會在高速路上趴窩,于是趕緊導航到最近的服務區。

看著剩余續航越來越少,開始有些焦慮了,趕緊把空調關閉,音樂關閉,打開雙閃,車速也降下來,保持90千米/小時左右,走慢車道,天氣太冷,手和腳凍得實在受不了,只好再打開空調,開一會又關閉,每隔幾分鐘就要看看剩余續航,那一分鐘,真的很焦慮。

到了服務區,遠遠看到充電樁周邊全是排隊等充電的車,原本有10多個充電樁,但有兩個是壞的,1個提示維護中,2個提示不兼容,2個快充樁,剩下的都是慢充樁,排隊的車主大概有10多個,即便每個人只充1小時,至少也需要等待3小時以上,怎麼辦?

再看看剩余續航只剩60多公里,距離目的地還有近40公里,肯定到不了,沒辦法,只能排隊等待,平時開燃油車原本只需4小時的路程,這一次開純電動汽車花了近9小時,暗暗發誓,再也不開純電動汽車上高速了。

「車速快+低溫+暖空調」是純電動汽車的「克星」

跑一趟高速,純電動汽車的很多問題都暴露出來了,首先,車速越快,電機耗能越大,這和燃油車油耗是一個道理,高速路上一般車速都在100千米/小時 ,耗電量幾乎是城市的兩倍以上。

因此,高速路上總會看到一些「龜速」行駛的汽車,不妨看一看,很大機率是純電動汽車,當剩余續航有可能不夠用的時候,只有依靠降低車速來節省電量,另外,暖氣空調需要電池供電,類似家里的空調,耗電較多。

其次,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工作溫度一般在二三十攝氏度,也就是和我們正常環境溫度差不多,隨著氣溫降低,電池的化學活性受到影響,充電、放電性能都降低,實際續航隨著下降。在北方地區,很少有車主入手純電動汽車。

續航虛標嚴重,實際續航要靠「猜」

現在市面主流車型續航都在400-600公里左右,但都是官方按照車速60千米/小時,不開其他耗電設備,正常行駛而得出來的NEDC數據,現實中,這樣的路況根本沒有。

官方宣稱續航600千米,實際綜合續航至少要打5-7折,也就是實際續航也只有三四百公里,別看現在很多車企推出續航1000千米的新能源車型,已經遠超一箱油的續航里程,實際續航也只有五六百公里。

其實續航的關鍵問題不在于車輛本身續航是600千米還是1000千米,而在于充電時間,除了家用充電外,其他公用充電樁,快充樁相對較少,很多都是慢充,有的充電樁長期缺少必要的養護,要麼壞了,要麼不兼容,還有可能被其他車輛占用充電車位,總之問題很多。

痛點二、電池壽命、電池質保「存疑」

目前市面動力電池主要以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為主,這些電池各有優勢和不足,但隨著使用次數、時間的增多,電池衰減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衰減較多,直接影響日常駕駛,這時候就會想到換新電池,但是當你看到換新電池的價格,就不會覺得他很香了。

根據目前市面動力電池的成本來看,每度電大約造價在800-1100元左右,以續航600千米的純電動車型為例,電池容量約70度電,也就是說換一組新電池大約需要七八萬以上,這還不算相關附件、工時費等。

動力電池幾乎占了一輛車總價的2/5,為了解決車主這一顧慮,各家新能源車企都出台了相關質保政策,絕大部分車企都是實行整車「6年或15萬公里」質保政策,有的車企還附加「電芯終身質保、三電終身質保」等政策,但是別高興,先來看看背后的條件。

這里以比亞迪漢車型質保政策為例,非營運車整車包修期為6年或15萬公里,動力電池的電芯終身保修。看起來很不錯,但重點是比亞迪拒絕承擔終身質保的條件。

條件1:車輛不是家庭用途,比如買車后用來跑滴滴、出租車、公務車等情況都不能享受質保服務,這一個條件可以忽略,基本都是家用車。

條件2:車輛所有權發生變更,也就是說只有首任車主可以享受,如果中途車輛轉手賣給其他人,那其他車主就無法享受質保服務。

這一個條件直接降低了二手車的保值率,6年以內屬于質保期,以現在的造車技術,三電系統基本不會有多少大問題,問題往往在質保期之后,這時候如果電池無法享受質保服務,自己更換電池,前面也說過,相信看到換電價格,車主肯定不愿意換。

條件3:必須按時到4S店保養,如果不按用戶手冊的要求進行保養、私自到非4S店保養、維修時沒有使用原廠配件,這些情況下都無法享受質保服務。

也就是說,已經到了保養時間,但因為忘記或者有事情,無法進行保養,那很可能就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無法享受質保。

條件4:車輛任意連續12個月行駛總里程不能超過3萬公里,這一條對絕大部分車主來說,無須擔心,畢竟一般家用車,一年平均行駛里程都在2萬公里左右,但對一部分車主來說,這一條很雞肋。

原本燃油車一年可能開不到2萬公里,但自從買了純電動汽車,哪怕買個菜都會開車,畢竟充電很便宜,一公里花費1毛錢,12個月內行駛很容易超出3萬公里,那還得省著開啊。

條件5:發生碰撞、進水、火燒、事故等情況導致維修,包括維修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相關部件,都無法享受。

有多少車主能保證這一條?

以上這些條件加起來,可能過半車主都達不到要求,這些都還不算什麼,關鍵在于電池衰減問題,目前很多車企默認在質保期內,通過廠家檢測后,如果證實電池衰減超20%-30%左右,可以享受免費更換電池,但是并沒有公布詳細檢測標準,換句話來說,能不能免費換電池還是廠商一句話的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她拿命拼下「三億身家」,只為一句:「嘉行藝人,不參加酒局」,網友:這才是頂流!
2025/09/18
看破不說破,全紅嬋大學報到「僅4天」遭全網熱議 ,令人大跌眼鏡!
2025/09/18
今天是于朦朧頭七!她發文盼望回歸平靜生活,網友淚挺:「我們都在」​
2025/09/18
宋伊人風波后「首發聲」!早年上調解節目被扒,「一夜會三男」父母也遭打假!
2025/09/18
于朦朧墜樓案調查情況已通報家屬,警方為何不向社會公開?律師解讀
2025/09/18
于朦朧墜樓…母親發聲了 駁陰謀論!親曝「兒子死因」網轟:太假了!到底在怕什麼!
2025/09/18
陳曉東貼文消失!替于朦朧發聲「求真相」被噤聲,網急喊「注意安全」
2025/09/18
于朦朧墜亡風波延燒,恩師孫德榮爆「高層壓下真相」,揭潛規則引殺機內幕
2025/09/18
宋伊人外網「被開盒」,被曝身高150cm長相普通,「留學黑歷史」全曝光:原來一切有跡可循!
2025/09/18
毅然決然到中國發展!昔日大咖男星「開演唱會撈金」被控「面相大變、舞跳不動」:怎有勇氣上台?
2025/09/18
當年看走眼!陳曉母親:我這輩子最后悔的決定,就是8年前勸兒子娶了陳妍希
2025/09/17
難怪楊冪當年「簽不下于朦朧」!原來根本不是他自己不想動,問題出在他背后
2025/09/17
記者實地探訪于朦朧墜亡小區:紗窗不易打開,狗狗聞到血腥味發現尸體!
2025/09/17
于朦朧母親發聲:承認兒子酒后意外墜樓,對一細節沉默,一句話信息量大
2025/09/17
同一個人「相隔11年」!劉詩詩「古裝劇照」那年今日對比,網嘆:找不到從前的感覺了
2025/09/17
全紅嬋「入學僅3天」,因身材變樣、沒文化被質疑,網友:撞臉伍佰
2025/09/17
于朦朧媽媽發聲「愛子因飲酒意外墜樓」,律師:同飲者或需擔責
2025/09/17
43歲胡歌聲稱已進入「人生倒計時」,坦言想再多活幾年,背后原因淚目
2025/09/16
「昔日頂流」吳亦凡監獄近況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網友:這下徹底完了
2025/09/16
看了于朦朧18年的「血淚史」,才明白「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娛樂圈有多不容易!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