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公里后,「德系、美系車與日系車」之間的優缺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2022/06/14

無論是家用車還是豪華車,日系與德系之間的競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很多人認為日系車省油、耐用、毛病少,德系維修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下面來「揭開」日系與德系真實的差距。

為什麼普遍都認為德系車開久了之后小毛病比日系車多?果真如此嗎?

燃油車核心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這三大件,可以說「三大件」的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輛車的整體質量,而三大件技術水平又來自自主研發、工業基礎、造車工藝等方面。在這些方面,日系車與德系車差異較為明顯。

造車是一個復雜的工業體系,它拼的是工業基礎,材料、工程、力學、工藝等等各個學科領域緊密配合,德國機床工業基礎雄厚,幾乎引領了二次工業革命,自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第一輛內燃機汽車,之后進入20世紀初,奔馳、寶馬、奧迪、大眾等德系品牌車企相繼誕生。

同一時期還有凱迪拉克、福特、雪佛蘭、別克等美系品牌,德國與美國在造車機床工業基礎方面遠遠領先日本,日產、豐田、本田等日系車企普遍都在1930年之后,但是,二戰結束后,日本為了發展經濟,開始以汽車、電子、機械等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導,同時在機床制造技術方面也得到了美國大力扶持。

以至于短短十余年后成為繼德國、美國之后的第三大汽車工業國,在汽車工業基礎方面,德系、美系、日系都很成熟了,差距并不明顯,真正的差距主要還在于造車理念、造車工藝、市場定位等方面。

差距一、造車理念

在德國,汽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把玩」的機械器械,他汽車對于他們來說,交通工具只是其中一種用途,更多在于「享受」生活,也正因為如此,德系豪華車型非常多。

德系車更注重研發一些新技術,更注重汽車的機械性能,比如說,德系車普遍鐘情渦輪增壓發動機,大眾研發雙離合等,正如「開寶馬、坐奔馳」一個注重車輛底盤調教、車輛機械操控性能,一個講究舒適性,享受型。

而日系車的發展深受國情影響,資源匱乏是其中面臨的大問題,在這種環境下,更多講究經濟實用,經久耐用,省油、簡單是大部分日系車的風格,并不像德系車普遍追求動力性能。

在造車技術方面,日系車顯得較為保守,遠不如德系車那麼激進,喜歡使用成熟技術,比如日系車絕大部分車型一直以來都喜歡自然吸氣發動機。

一項新技術,需要經過反復驗證之后才會使用在新車型上,更多時候是在成熟技術上進行改進升級,比如日系車在發動機熱效率、發動機可變氣門等技術方面從沒有停歇,目的就是提高經濟性。

德系車普遍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追求較高的動力性能,這樣對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技術要求也會比較高,車輛結構、工藝也會更復雜,越復雜自然問題相對也會更多,尤其像渦輪增壓發動機,它本身對各個零部件的要求都會比較高,越是精細,車輛開得越久,小問題自然也就會越多。

自然吸氣發動機,發動機功率偏低,相對渦輪發動機來說略微簡單,越是簡單問題越少,這就好比說,5萬的五菱宏光與30萬的奧迪,為什麼總感覺五菱宏光更經久耐用?更多因素在于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都是采用早些年較為成熟的基礎技術,配置簡單,再加上心理因素。

差距二、三大件技術水平

談及日系車,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本田發動機質量好,具體來看看它的發動機到底好在哪里?

首先,本田擁有VTEC、i-VTEC、地球夢三大全球領先技術,i-VTEC即可變氣門升程技術,它是VTEC技術的升級版,簡單來說,通過控制進氣時間、進氣量、噴油量、點火角等程序,最終提升發動機熱效率,使得車輛油耗、動力、NVH等性能得到提升。

主要針對1.5L、2.0L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搭載地球夢發動機的車型很多,如雅閣、思域、冠道等,綜合性能的確比同級其他德系車更具優勢。

但是從整體發動機水平來看,從全球

「沃德十佳發動機」排行中可以看出,發動機技術幾乎都被德系、美系、日系占據,在中高端車型中,德系車優勢很明顯,比如奔馳的V8、大眾的W12、寶馬的直六都是一個時代的印記,而在中低端車型中,一直是日系占據優勢。

在變速箱技術方面,全球排名前三的變速箱有在德國和日本,德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變速箱廠商:采埃孚變速器,而愛信變速器、捷特科變速箱均來自日本,為了繞開技術壁壘,大眾一直在研發雙離合變速箱,在變速箱領域,日系、德系、美系難分高下,各有各自的優勢。

在底盤技術方面,德系車當之無愧,近百年的技術沉淀,有日系車主說,日系車跑高速會發飄,而德系車則感覺比較穩,有人說這是因為日系車追求經濟性,輕量化造車,車身自重比德系車輕。

其實并非如此,高速「發飄」和整車自重關系并不大,主要還是兩種車型設計理念不一樣,德系注重操控性能,更側重底盤調教技術,底盤調教技術越好,表現出來的就是底盤扎實,穩定性更好。

而日系車普遍定位家用,兼顧舒適性,底盤相對較軟,調教技術方面并不是日系車的重心,因而跑高速,個別車型會覺得方向「發飄」,不夠穩。

差距三、零部件、裝配工藝水平

汽車從設計、沖壓、焊接、涂裝、總裝整個過程中,都有嚴苛的標準,這一點不得不佩服日系車型,其設計更精密,裝配工藝更精細,工藝水平不僅影響汽車整車質量,更關乎生產成本,在這一方面,日系車企的優勢很明顯。

這與日本工人的「匠人」精神、管理體系、文化息息相關,工作中認真、嚴苛、嚴謹,壽命超200年的企業中,日本有超3000多家,很多日本人可能一輩子都在同一家企業工作,換工作的頻率非常小,也因此,工作幾十年,經驗非常豐富,這一點,日系車企明顯比德系車企更具有優勢。

但事實上,仔細去對比研究后發現日系車的毛病也并不少,只是很多時候被忽略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同樣都是大修發動機,10萬的卡羅拉維修后可能沒多少人會關注,但是50萬的寶馬發動機大修,那就是「新聞」了。

總之,日系、德系、美系這些車型,真正的差距不是工業差距,也不是三大件技術差異,而是造車理念、市場因素。

日本資源匱乏,節約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種文化,對于汽車,省油、實用、不浪費是他們一直追求的理念,要做到省油,首先是發動機類型,小排量+自然吸氣這是基本要求,實用、不浪費,那就走輕量化生產,夠用即可。

正因為如此,前些年,個別日系車被車友吐槽「車皮薄、車身輕、車漆薄、動力肉,不耐撞」。

而德系車型中,BBA等中高端車型除外,大眾家用車型與日系一直是同級競爭,大眾車型更講究動力性能、舒適性、空間、功能配置、性價比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并不像日系,有特別突出的地方。從幾個方面簡單來對比,可以看出德系、日系、美系等車型之間的差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被譽為「小林青霞」!32歲因病早逝「穿婚紗下葬」,15年後「男友結婚生子」只有一人還記得她
2025/07/13
巴黎這一天:自信大方的楊穎,給「捂著胸口」的迪麗熱巴上了一課
2025/07/11
明明長相普通,卻被捧成絕世大美人,這6位短劇女主怎麼就紅了?
2025/07/10
她是最干凈女演員,7次拒絕導演「特殊要求」被封殺,如今憑實力走紅
2025/07/10
去世當天仍被逼工作!94歲大咖演員「烈日剪彩后」幾小時離世,最后身影曝光
2025/07/10
當年紅遍歌壇!66歲資深歌后「為愛放棄國籍」赴美結婚,6年後「黯然回到家鄉」卻慘遭抵制
2025/07/10
昔日「古裝男神」今成「基層干部」,胡歌滿臉胡須大變樣,模樣滄桑認不出
2025/07/09
劉亦菲「真實身材」暴露,抬手露腋瞬間,網友:再也不羨慕女明星了
2025/07/09
曾被張藝謀力捧,走紅后與富豪卷款61億逃亡國外,如今她后悔嗎
2025/07/07
被母親「毀掉」一生!短短 8 個字,她用生命付出了代價,從23樓一躍而下
2025/07/07
因為長得太帥,工地搬磚逆襲成「橫店一哥」,年入千萬片約不斷!
2025/07/05
汪小菲霸氣護妻!直播間談不讓S家見孩子真正原因,獲全網支持
2025/07/05
喊前夫太刻意,叫名字太客氣,看到趙麗穎對馮紹峰的稱呼:太高情商
2025/07/05
韓紅曾自曝大學時是「校花」!看了她18歲的照片,我被驚艷到了!
2025/07/05
離婚6個月,黃圣依一句大實話,終究沒給楊子留「一絲體面」
2025/07/04
同樣都給黃曉明「生了孩子」,楊穎、葉珂現狀截然不同,差距不是一般大!
2025/07/04
同樣都給黃曉明生了孩子,楊穎葉珂現狀截然不同,差距不是一般大
2025/07/03
5歲成名「年入百萬」!因太漂亮被禁止整容,巔峰時期卻突然消失,如今的她怎樣了
2025/07/03
拍攝到一半「肚子突劇痛」!知名女星急入院「確診1病」,崩潰喊「已失去功能」孩子才7歲
2025/07/03
遭問「你老婆愛吃櫻桃,你經常給她買吧」36歲寵妻狂魔竟回「不會」,下一秒神回復甜翻全場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