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靜這人為了打垮何嘉如,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三十六計用得是爐火純青。
何嘉如跟呂靜爭奪公司項目,何嘉如獲得了最后成功,不僅如此,呂靜惦記了兩年的商學院名額,也被何嘉如截獲。
一直以來,呂靜都把何嘉如當競爭對手,沒想到屢次失敗。
一開始,她都是正面剛,剛一次失敗一次,每失敗一次都會給何嘉如增加一個籌謀,眼看著何嘉如的籌碼越來越多,離她越來越遠,她才發覺這種方式對付何嘉如是枉然,于是她決定換個策略。
呂靜為了孩子跟一個退休的老教授結婚,何嘉如不知就里,一來就當眾說出,這是她公公,哪怕後來說了對不起,還是讓好強的呂靜對何嘉如不滿,次次針對她。
何嘉如一直想要跟呂靜修復關系,呂靜決定利用何嘉如的這份愧疚。
何嘉如進入商學院,跟宋驍曖昧不清,呂靜不愿意落后,開始有意無意投誠,假裝自己想要跟何嘉如和好,甚至提出愿意加入何嘉如毒物江湖的項目。
何嘉如當然愿意,多一個朋友多一份助力,立馬接納了她。
誰知呂靜學會了毒物江湖的創意后,立馬退出,然后重新開啟了一個項目,還打通了公司的各級關系,抄襲了毒物江湖的同時,還拿走了毒物江湖一半的資金。
當時呂靜對何嘉如有多真誠,如今看來就有多虛偽。
何嘉如太過信任呂靜,從未把呂靜當做對手看待,反而處處示好,可惜呂靜卻從未這麼想,她是個好強的女人,什麼都想要拿到最好的,怎麼可能一直屈居何嘉如之下呢?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呂靜這樣的人,做什麼都是有目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好,何嘉如太過于善良,面對呂靜,很容易吃虧。
何嘉如與宋驍,糾纏不清。
自從入了商學院,宋驍就對何嘉如圖謀不軌,多次以男朋友自居,護送她回家,給她買禮物,各種示好,鬧得人盡皆知,葉平安因此懷疑何嘉如,葉逸凡對何嘉如冷嘲熱諷,何嘉如變得里外不是人。
為了與宋驍斷絕關系,何嘉如盡可能不接觸宋驍。
沒想到呂靜抄襲了她的作品不說,還拿走了她項目的一半資金。
這個時候吳念升職了,還推薦何嘉如參加分公司負責人選拔,一旦成功,就能拿到公司便宜購房資格。
買房子,成了葉逸凡的執念,成了何嘉如的心魔。
這會聽說升職可以買房,何嘉如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可要拿到這個資格,就必須彌補項目損失的一半資金,拉攏外資,讓項目運轉起來。
何嘉如認識的有錢人不多,田甜的錢全部借出去了拿不回來了,田東天天躲著見不到人,陳立不過是普通上班族,一千萬拿不出來。
沒辦法,何嘉如只能把目光放在商學院的同學身上,可這些人也就是點頭之交,誰敢拿出一千萬給她投資?萬一打水漂了怎麼辦?
眼看著期限越來越近,她不得不找上宋驍。
宋驍有錢,也愿意投資,但宋驍這個人也不是冤大頭,他對何嘉如早就垂涎欲滴,如今何嘉如送上門,他不得宰一頓?
圖一頓飯還好說,可他圖的是人呀。
一旦宋驍決定給錢,那麼未來,何嘉如想要甩掉宋驍就難了。
錢好還,可人情不還好呀。
小珊放棄丁文博,轉攻宋驍。
小珊第一次見到丁文博時,認為他家財萬貫,就想跟他在一起,後來聽說他房子是租的,家里沒錢,只有一套價值上百萬的自建房,心里落差很大,就不太愿意跟他在一起了,後來丁文博死纏爛打,加上小珊一時半會找不到目標,于是同意跟他在一起。
說到底,小珊只是把丁文博當了一個備用,如果有更好的,她立馬就會轉移目標。
對于小珊來說,婚姻不是為了愛,而是為了利益。
宋驍是公司的老總,身價不菲,人雖然大了些,但是人家有錢呀,有權呀,小珊并不在乎。
宋驍跟公司合作,小珊是助理,未來接觸的機會就多了,小珊本就會專營,加上長得不丑,何嘉如不愿意跟宋驍糾纏,鐵定會幫助小珊,說不定小珊就能和宋驍結成連理。
這樣一來,何嘉如既擺脫了宋曉的糾纏,又得到了一千萬,成功升職。
而小珊,成功上位,獲得了自己想要的錢和權。
兩全其美。
呂靜失去了升職的機會。
呂靜抄襲何嘉如,打通官司上下級關系,獲得了一半的投資,就是為了跟何嘉如爭奪分公司負責人職位。
呂靜很會做人,公司從上到下,幾乎都有她的人。
所以她很早就知道了,吳念要走了,負責人的位置空出來了。
呂靜失去了本草綱目,失去了商學院,負責人的位置她必須拿到,這樣一來,就算何嘉如得到了全部,也比不上她。
可惜呂靜算錯了,何嘉如找到了宋驍,重新彌補了缺失的一千萬,讓自己的項目又活了過來。
何嘉如的項目,已經開始了,在市場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只要她有錢,后面也不會太差,反觀呂靜,她抄襲了何嘉如的創意,如果后面沒有出奇制勝的能力,那麼她的項目將會泯滅于眾,無人關注。
就算呂靜搶走了何嘉如的創意,卻搶不走她的觀眾,最后不能為公司帶來利益,還是會被取消。
何嘉如不會放過呂靜,一定會想辦法揭穿她抄襲的事。
呂靜不僅得不到職位的提升,還會因為抄襲的事,受到公司的懲罰。
呂靜這個人,其實挺有能力的,要不然也不能走到如今的位置,只是始終比不過何嘉如。
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錯視感。
其實呂靜跟何嘉如,是兩個方面的人才。
呂靜長袖善舞技術上欠缺一些,這種人適合外交。
何嘉如是技術和管理人才,腦袋里面想的都是創意,是真正的技術咖。
她們兩個人,完全不是一個頻道的,真的沒有可比性,可呂靜始終認不清彼此,死活要跟何嘉如比較。
她在用自己的短處,去跟何嘉如的長處比,不輸才怪。
其實換個思路,不是對比,而是融合,她們兩個人聯合在一起,絕對所向披靡,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剛好互補。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