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年操盤金掃帚獎的程青松,被多位演員指控利用身份打壓藝人。從肖戰、楊冪到景甜、包貝爾,不少明星都曾是他的「重點關照對象」。2025年9月,更有演員李博謙宇實名控訴其「刪減戲份、精神施壓」,引發娛樂圈震動。
作為國內最受爭議的電影獎項——金掃帚獎的創始人,程青松一向以「敢說真話」的形象出現。但近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位號稱「為中國電影掃除垃圾」的推手,可能正在將公器變為私刑工具,成為打壓異己的手段。
肖戰遭遇連環打擊:
2019年《誅仙1》上映后,程青松連發數條微博直指主演肖戰、李沁、孟美岐「全靠流量,演技營銷」,更公開表示「金掃帚獎等著你們」。此后更與汪海林聯手,放話「誰吹肖戰是實力派就跟誰急」。
楊冪三年獲「最令人失望女主」:
2013至2017年間,楊冪三次被金掃帚獎評為「最令人失望女主角」,有傳言稱直到楊冪團隊購買了一萬本《青年電影手冊》(程青松主編)后,才不再被提名。
景甜、包貝爾同遭針對:
景甜曾兩次獲得「最令人失望女主角」,而包貝爾因翻拍《陽光姐妹淘》獲「最令人失望導演」后,直接在朋友圈痛罵程青松,兩人矛盾公開化。
2025年9月,演員李博謙宇發布長文,實名控訴程青松:
惡意刪減戲份:在合作項目中無故刪除其重要戲份
精神施壓:提出不合理要求,持續給予精神壓力
利用職權:憑借在業內的影響力限制其發展
李博謙宇直言:「金掃帚獎早已不是公正的電影批評,而是程青松個人打壓不合作演員的工具。」
面對程青松的強勢,多數藝人選擇沉默,但也有少數人公開反抗:
包貝爾:曾在朋友圈直接開罵,獲得不少同行私下支持
汪海林:始終與程青松站在同一戰線,共同批評流量明星
匿名制片人:透露「很多藝人團隊每年都要‘打點’程青松,以免被針對」
一位不愿具名的導演表示:「金掃帚獎已經變味了,從專業批評變成了個人恩怨的發泄場。」
金掃帚獎的影響力來自:
媒體平台:《青年電影手冊》的主編身份
話語壟斷:以「唯一批評獎」自居,掌握定義「爛片」的權力
圈子文化:在京圈內擁有廣泛人脈資源
心理威懾:藝人對負面獎項的天然恐懼
影評人指出:「當一個人既能做裁判又能當運動員時,公平就很難保證了。」
支持方認為:
「程青松只是說了真話,這些演員確實演技差」
「流量明星就是需要有人批評,不然永遠自我感覺良好」
「獲獎者跳腳正好說明批評到位了」
反對方認為:
「批評應該有度,而不是無限打壓」
「金掃帚獎已經成了個人泄憤工具」
「為什麼總是針對那幾個藝人?很明顯是選擇性執法」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程青松與金掃帚獎的事件,再次提醒我們:無論哪個行業,都需要有效的監督機制,防止個人或組織濫用權力。
目前,尚未看到程青松對最新指控的回應。您認為金掃帚獎是公正的電影批評,還是已經淪為個人打壓工具?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