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火災發生後,楊冪突然叫停千萬代言官宣。
曾被貼「商業優先」標籤的她,為何甘願錯失頂級資源?

楊冪自與前任劉愷威離婚後,兩人便各自專注事業、鮮有交集。
誰也未曾想,一次基于良知的本能選擇,竟讓她收穫了口碑暴漲的意外驚喜。
或許連劉愷威也未曾預料,離開這段關係後的她,早已走上了一條上坡路。

11月26日下午,香港火災的發生牽動著全網神經。
截至28日清晨5時30分左右,香港消防處助理救護總長表示:
「救援行動中共調配117臺救護車,已有83人確認遇難,另有76名傷者已被送醫治療。」
而在26日這天,楊冪這邊的工作群裡還在敲定11月27日PRADA全球代言的官宣細節。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代言是楊冪2025年的核心商業資源。
並且合約簽署,官宣物料、媒體通稿等工作均已就緒,只等最後按下「釋出鍵」。
可清晨看到火災新聞後,楊冪在微博上敲下的短短一行字,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希望香港同胞無恙!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緊接著,她的又一個特殊舉動震驚了娛樂圈。

「生命財產高于一切,暫緩官宣事宜,希望香港同胞無恙,願平安!」
除了發祈福文案,她還緊急與PRADA品牌協商後,直接叫停了籌備近 3 個月的頂奢代言官宣。

這個反常舉動,不僅讓網友直呼「看走眼」。
更讓她在公眾心中完成了一次極具分量的形象升級!

要知道,將頂奢品牌的合作臨時叫停不僅讓前期籌備成本歸零。
更可能被品牌拒絕,面臨因違約進行鉅額賠償的風險。
這樣的選擇,在商業優先的娛樂圈實屬罕見,也直接讓她實現了口碑暴增。

之前提到楊冪,評論區總繞不開「詐捐」「商業至上」的質疑。
可在大家看到「暫緩代言」的訊息後,風向瞬間變了。

有人感慨:「終于不是只會撈金的明星。」
甚至有路人留言:「以前對她沒感覺,現在覺得挺有同理心。」
沒人控評,都是被她所傳遞出的溫暖所感動。
除此之外,權威媒體也站了出來。

多家官方媒體紛紛報道這件事。
沒誇她多偉大,只強調「在災情面前,明星選擇尊重社會情緒」。

這種客觀報道讓事件影響力跳出娛樂圈,變成了公眾討論的「典型」,獲得無數人點贊。
更加意外的是,與她協調暫緩官宣合作的品牌PRADA也意外收穫了口碑。

原本只是單純的商業合作,卻因為這次暫緩,被網友稱讚「有人文關懷」。
品牌官微下全是「支援負責任的品牌」的評論。
一場簡單商業代言,悄悄變成了「互相成就的夥伴關系」。
而楊冪本人的意外收穫,更加出人意料。

第一個收穫:負面標籤悄悄褪去
2018年引發熱議的「捐贈未及時落實」的「詐捐爭議」,其實早就有了反轉。

有判決顯示,2015年楊冪承諾給某盲人機構捐贈的物資,是中間人沒落實,才出現了問題。
雖然後來勝訴洗清冤屈,可「唯利是圖」「缺乏共情」的標籤還是在她身上貼了很久。
但這次不一樣。

「有同理心」「拎得清」成了大家評價她的新高頻詞。
就像網友說的:
「比起捐多少錢,這種剋制的真誠更打動人。」
而那些積累多年的負面印象,被這一個「暫緩官宣」的舉動悄悄消解。

第二個收穫:粉絲粘性升高
作為一線流量明星,以前她的粉絲總是會被刻板地認為「愛互撕」「愛控評」。
可這次,粉絲們全在做正能量的事。

粉絲們在網上積極轉發「為香港祈福的活動」、積極組織捐款援助。
內容全是「為香港同胞加油」,沒有一句互撕的話。

這種改變使楊冪粉絲群體口碑好了很多,也讓「粉隨正主」不再是口號。
因為偶像「長臉」的舉動,核心粉絲更忠誠了,粘性更高。
甚至有路人因為粉絲的正向行動,反過來對楊冪產生了好感,形成了良性循環。

第三個收穫:商業價值更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